威海市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国有没有伯内斯回看10年前的普洱茶炒作 [复制链接]

1#

这是快刀何的第篇笔记

回看的焦距在变,每天一篇笔记不变

美国公关之父当然牛,但伯内斯有没有中国版?

伯内斯、艾维·李、巴纳姆。

美国三位公关之父。

三位公关之父不稀罕。

美国现代广告之父有六位。

——而且,不包括你我熟悉的奥格威。

看三位公关之父的书,觉得人家可牛了。

但是,牛啊牛,牛啊牛……

然后呢?

就他们牛吗?

——不见得。

之前的笔记曾评论罗辑思维和Papi酱拍卖广告的做法:

——这种拍卖巴纳姆在年前早有先例。

而巴纳姆之前年,中国也早有类似事件营销的先例。

商而优则仕的巨商吕不韦。

一字千金,就是现象级+历史级的事件营销。

成功的事件营销,其顶点就是成为“词媒体”。

词媒体的顶点呢?

当然是成为成语和俗语了。

“一字千金”这一人为策划的案例俱得之。

这个推广吕不韦出版社新书《吕氏春秋》的新闻事件,一出手就管用年。

牛到夸张。

比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旅游局给大堡礁做的“世界上最牛的工作”要牛太多了。

好了,公关之父在国内有对应吗?

不说太远的,要说当下的。

伯内斯的主要成就在立功和立言。

伯内斯的立功,体现为“ThBigThink”——大处思考。

推动了美国女权运动、环保运动的兴起。

创造了美国人的现代生活习惯:比如家庭的嵌入式书房、音乐角、使用肥皂的习惯,等等。

那咱们中国有这样的案例吗?

答案是:

有。

以喝茶为例。

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喝普洱茶的?

普洱茶被社会主流接受,不过是十几年的事情,准确来说是年以后。

谁让普洱茶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,并成为新富阶层的时尚的呢?

——普洱茶庄家集团。

那些时尚潮流的历史可能被你想象得要短,而操纵度比预计的要深

钻石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?

现代奥运会呢?

NBA是古已有之的吗?

——不,都不是。

这些事件和事物的流行,都是人工的产物。

有些人策划了他们,然后其余的人来追逐或消费他们。

根据一篇流传较广的、据称来自《商业评论》的报道说:

普洱茶第一次被大陆人广泛熟悉,是年开始的事情。

在这之前的三年,来自港台的庄家们,已经悄悄地完成了吸收筹码的工作。

他们悄悄地买入了70%的普洱茶老茶饼,并收购了可以买到的云南各种普洱茶厂。

普洱茶的建仓、炒作、拉升、出货,据说是请了整整一支股票操盘手团队来做的。

普洱茶的炒作和拉升几乎用尽了各种伯内斯曾提到的方法

甚至伯内斯没有提到的方法。

这里引用原文如下:

由于普洱茶不是生活必需品,并且亮点还不为人所知,所以舆论造势成为关键的一个环节。这也是大炒家的主要着力点。

从年开始,港台炒家就重金投入媒体,进行舆论造势。

据说其中一个大炒家集团在普洱茶概念的推广上耗资2亿元。

很多股东一开始都有意见,后来一盘算大家都认为很值。

采用的手法多种多样,能喝的古董、减肥、养生、慈善义拍、奥运等,但凡能沾上边的都大手笔投入。

开始是马帮声势浩大进京再现“茶马古道韵味”,40多人匹马,一路义卖大半年从云南直到北京。

在老舍茶馆举办“盛世福坛马帮普洱”新闻发布会和现场拍卖,沿途建希望小学等,让普洱出尽了风头。

后来,克“宫廷普洱茶”在广东拍卖出16万元的天价。

此后,各色马帮行动与“高潮迭起”的普洱茶拍卖层出不穷。

到今年初,更有一支庞大的恭迎队伍进京迎接一块百年宫廷普洱荣归普洱故里。

这块百年普洱被誉为“茶祖”,享受了明星般的待遇,恭迎队伍穿越九省市,所到之处皆有人“朝拜”。

等到了当时的思茅市,其隆重更是登峰造极,彩旗飘扬、警车开道、直升机护空,礼炮相迎,一时万人空巷。

看到了伯内斯的“超级秀”的影子了吗?

不。

简直不能用影子来形容,这是超级秀的精髓所在。

马帮进京、普洱拍卖、茶祖还乡……

顶级的文化符号在这里汇聚,在4年前还没人知道的新品类突然蹿出,并和人们心智中各种文化概念锚定。

如果这样的策划不是大师级的水准,哪种策划是?

如果这样的策划,不是对艾·里斯《公关第一,广告第二》方法论的直接支持,哪种策划是?

你见到过普洱茶的央视广告了吗?

广告能有这样的效果吗?

时隔10年,再回头看普洱茶的炒作历程。

去掉所有道德外衣,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?

他们的操作手法又领先到什么程度?

他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又深远到什么程度?

和艾·里斯用公关建立品牌的同时,本土的高手也在用公关建立品牌。

不,建立普洱茶品类。

但是不仅如此。

普洱茶的庄家们还有着比这更深一层的认识。

接着看。

更为重要的是,炒家充分领悟了文化的含义,因为普洱茶如果不赋予文化的内容,炒作的持久会打折扣。

所以港台茶人(也许是幕后的庄)以茶学大师、文化人的面孔出现,四处宣讲茶文化,出版刊物,建立古色古香的茶学网站、研究所等,充分借鉴了在香港台湾的炒作手法。

邓时海,台湾师大教授,台湾普洱茶协会创始人。

年出版了后来被公认的普洱茶巨著——《普洱茶》。

他也是年第一批就到大陆收老茶的人。

鉴于老茶稀少这个事实,年,邓时海与台湾的另一茶人耿向新合作,推出了《普洱茶续》,倡导“喝熟茶、品老茶、藏新茶”的普洱教条,这样也就从理论上奠定了炒作基础——普洱已经脱离消费品,更多地融入了金融产品投资保值的特色。

王曼源,香港荣源茶行贸易公司董事长、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。

他的公司是普洱茶在香港出口的集散中心。

他曾提供资料与*健亮合作,在台湾编辑出版《普洱茶谱》一书,用茶文化带动茶产业。

舆论炒作和商业模式建立是互为表里的过程。

思想就是传播。

传播就是生意。

最高明的生意是文化。

比文化更高明的,是*治,比*治高明的,则是宗教。

什么是营销技术的高明?

把石头卖成*金。

把稻草卖成金条。

把石头卖成*金的,是钻石厂商。

把稻草卖成金条的,则是普洱茶庄家。

人家卖的东西,跟生产成本、产品功能没啥关系了。

就卖的是心理感受,是精神追求。

卖的是预期和文化。

普洱茶堪称经典的炒作,还在于其ThBigThink的*府公关

*府公关的结果之一就是:

他们最终让普洱茶产地思茅市,改名叫普洱市。

(看到了艾·里斯的定位公关起手式的影子吗?上来就是让危地马拉改名就危地玛雅,改名就是新闻点。)

由于云南地处偏远,工业基础薄弱,发展经济需要新的支撑点,港台炒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极力游说*府对投资普洱立项。

另一方面,以境外资本投资为由进入当地布局普洱资源。

这样做的目的是一举数得,除了可以低成本垄断上游资源,更可以以外资之名获取当地*府的超常规支持。

同时,由于*府对于投资中出现的泡沫容忍度较大,这样也具备了炒作的*治环境。

从年开始,思茅市每两年举办一次普洱节,至今已有八届。

当地也将普洱茶产业先后由“重要产业”提升至“支柱产业”,后又提拔至“第一支柱产业”的高度。

年,在云南省茶叶工作会议上,云南省提出要将“云茶”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,使之成为云南继“云烟”、“云花”、“云药”之后的又一知名品牌的*府战略。

这一战略实现的标志当属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。

结语:为什么有知名的广告人,但少听说知名的公关人?

在一次跟客户老大聊天时,老何问了一个问题:

为什么你我都听说过本土很多知名的广告人,但很少听说过知名的公关人?

这个问题老何想了很久。

回答的几个方向:

一,公关人的生意模式需要不被人熟悉。

因为:公关是大内高手,是2B业务,要把荣誉给客户。

二,公关高手不希望被人熟悉。

广告人出来谈谈策略,创意,用户洞察啥的。

公关人谈什么?

像伯内斯一样,谈操纵舆论,操纵大众吗?

要不就聊聊沟通的重要性?

三,公关高手到一定境界,早已不以公关人亮相。

能够操纵舆论的人,早就不服务别人,早就不需要做个人品牌了。

你能操纵舆论,随便找个行业,闷声坐庄就可以了,谁还要冲上前台?

或者说,最顶级的公关人,其实是*界大佬的幕僚和顾问,这种大内高手,何必追求菜市场和小酒馆里的名声?

四,公关高手的成熟期晚于广告。

原因很简单,之前分析过的——当广告失去公信力和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